创新引领,建立健全土地科技体系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 作者:中国国土资源报 | 发布时间: 2017-05-25 | 4290 次浏览 | 分享到:
      日前,《“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布,明确了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的思路、目标方向和保障措施,提出创建土地资源安全工程,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国土优化开发、国土综合整治等方面的理论、技术、标准体系,建立资源大数据平台,构建人才、技术、资源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等一系列重点任务。
  土地科学与技术是关于土地及其利用系统的特征、结构、形成、演变、效应和调控的科学,以及为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土地调查、监测、评价、规划、利用、保护、登记、整治和管理等工程技术的总称。当前,土地科技创新相对薄弱,建立健全土地科技体系需要克服一系列短板,本期邀请两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就土地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发展土地科技可以依循“认识土地—利用土地—经略土地”的思路,着力研究三大关键领域:土地认知与信息技术、土地利用与生态技术、土地经济与管理技术。
  过去30多年,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土地要素释放了大量红利,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以往的改革主要借助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是制度层面的创新,科技创新引领相对薄弱。当前,土地问题正逐步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土地资源领域问题的严重性、科技支撑的重要性,加强土地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土地精准管理和高效合理利用,这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土地科技的研究对象是土地利用系统,实质上是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和土地社会经济系统以人口系统为纽带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等利用活动主要作用于土地自然生态系统,而土地权利分配、估值、出让、租赁、转让、抵押、入股等主要作用于土地经济社会系统。因此,发展土地科技可以依循“认识土地—利用土地—经略土地”的思路,着力研究三大关键领域:土地认知与信息技术、土地利用与生态技术、土地经济与管理技术。
  其中,土地认知与信息技术以全面认知土地利用系统为目标,获取、描述和表达土地的属性及状态(如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用途、功能等),分析和挖掘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演变规律,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具体而言,可以根据土地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需求,集成融合政务资源、企业经济、地理空间、物联网感知、网络空间等多源异构数据,构建相对完备的多层次、多维度、多用途的土地大数据平台,为土地规划编制、计划制定、权籍管理、市场调控等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土地利用与生态技术以协调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综合运用土地资源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评价土地资源禀赋,规划土地利用活动,营造土地利用条件,从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和高效利用。例如:传统秉承二维平面思维、关注土地表层资源利用的土地管理思维及技术难以支撑越来越多的土地立体化利用开发管理行为,迫切需要研究三维地籍和探索秉承三维思维的土地立体化利用管理技术。
  土地经济与管理技术以协调土地社会经济系统为服务目标,调控土地“资源、资产与资本”配置、收益分配及其对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的传导过程,从而保障土地相关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和谐。建议重点发展土地资产量化分析技术、土地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技术、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预警技术、土地政策情景模拟与仿真决策技术等。
  我国已在土地调查监测、评价、规划、利用、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土地管理事业发展。面向新时期我国土地管理重大需求,建立健全土地科技体系,必将提升土地管理能力,对维护土地资源安全,保障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